盛夏时节,骄阳似火,持续的高温天气不仅考验着人们的耐力,更对水质监测的“哨兵”——总磷自动检测仪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温环境如同无形的“压力测试机”,极易引发设备散热不良、试剂失效、管路堵塞、电子元件老化等一系列问题,轻则导致数据失真、频繁报警,重则造成设备宕机、监测中断。 因此,在高温天气下实施科学、精细化的养护策略,是确保总磷自动检测仪稳定运行、数据精准可靠的生命线。 一、 环境控温筑起第一道防线 物理降温优先: 将仪器置于带空调的专用分析小屋内是最理想的选择。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 25±3℃,避免过低温差导致冷凝水。确保分析小屋通风良好,空调运行正常。 遮阳隔热不可少: 若无空调条件,必须为仪器(尤其户外安装部分)搭建防晒棚或遮阳罩,使用反光材料减少太阳直射热辐射。避免将仪器安装在阳光直射或靠近其他高温热源的位置。 强化通风散热: 定期清理仪器机柜的散热风扇、通风口滤网,确保无灰尘、杂物堵塞,保障空气流通顺畅。必要时可考虑增设小型轴流风扇辅助散热,但需注意防尘防水。 二、 硬件与管路维护 增加清洁与冲洗频次: 高温易导致水样或试剂残留物在管路、反应池、计量单元(如注射泵、蠕动泵管、阀)内干涸结晶或滋生微生物。显着增加仪器自动清洗和冲洗程序的执行频率(如从每日1次增加到3-4次)。定期手动执行更彻底的“强清洗”或“管路维护”程序。 关注蠕动泵管状态: 高温会加速泵管老化、变形、失去弹性。缩短泵管检查与更换周期。一旦发现泵管变硬、开裂、内壁磨损或输送液体流速明显异常,立即更换。 检查密封与接头: 热胀冷缩可能导致管路接头松动、密封圈老化失效,引发漏液。定期(如每周)对所有液路接头、阀件、反应池盖等处的密封性进行检查,发现渗漏及时紧固或更换密封件。 光学部件防尘防潮: 清洁比色池或光度计窗口时,务必使用专用擦镜纸,动作轻柔。保持光学窗口干燥洁净,防止灰尘积聚影响光路或高温高湿导致起雾。 三、校准与质控:校准的“定盘星” 增加校准频率: 高温环境可能导致仪器基线漂移或灵敏度变化。建议将校准周期缩短(如从每周校准增加到每2-3天甚至每天校准一次),特别是在持续极端高温或数据出现不稳定苗头时。 强化质控样测试: 增加已知浓度质控样(如国家标准样品或第三方质控样)的测试频次(如每日一次)。通过质控数据及时判断仪器准确性是否受高温影响。 交叉验证不可少: 定期将自动监测数据与实验室国标方法(如钼酸铵分光光度法)的测试结果进行比对,验证自动仪在高温下的可靠性。 高温天气是水质总磷自动检测仪稳定运行的“大敌”,但绝非不可战胜。通过构建“环境控温-试剂精细管理-硬件管路勤维护-校准质控更严格-巡检应急双保障”的全方位、精细化养护体系,如同为仪器披上了一套精密的“降温防护铠甲”,能够有效抵御高温侵袭,确保其在炎炎夏日依然能精准、稳定地履行水质监测的重任。
本文连接:http://www.codjiance.com/newss-39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