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显著升高会对水体的高锰酸盐指数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总体上往往导致其含量上升或波动加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锰酸盐指数(CODMn)是衡量水体中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有机及部分无机还原性物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水体受耗氧有机物污染的程度。目前,业内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台式高锰酸盐检测仪来进行定期检查。 加速微生物分解活动:促进水中微生物(尤其是好氧细菌)的活性水温升高会显著。这些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如动植物残体、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中的有机物)的速率大大加快。 更容易被高锰酸钾氧化 在分解过程中,大分子有机物被分解成更多、更小的分子片段。这些小分子有机物,从而导致高锰酸盐指数的测量值。 促进藻类与水华爆发:刺激藻类(包括蓝藻、绿藻等)大量繁殖较高的水温是藻类生长的理想条件。气温升高导致水温上升,形成水华。藻类本身含有有机物质,其细胞破裂后释放的胞内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等)都是可被氧化的有机物。 显著增加水体的高锰酸盐指数,大量藻类死亡后,其残体成为水体中有机污染的重要来源,。 影响溶解氧水平(间接影响):降低水体的溶解氧饱和度,水温升高会(热水中溶解氧含量天然低于冷水)。同时,如第1点所述,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耗氧活动在高温下加剧。 抑制部分好氧微生物的活动:溶解氧的降低会,可能导致有机污染物分解不完全,积累更多的中间产物(这些产物通常也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另一方面,缺氧也可能促使厌氧微生物活动增加,产生更多还原性物质(如硫化物、亚铁离子等),这些无机还原性物质同样会被计入高锰酸盐指数,。 增加地表径流输入:加剧土壤侵蚀和地表径流,气温升高往往伴随着更频繁或更强烈的降雨事件(如暴雨)。高温下的强降雨会。 气温升高主要通过加速微生物降解、刺激藻类水华、增加地表径流输入以及降低溶解氧(间接影响)等核心途径,导致水体中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有机物和部分无机还原性物质浓度增加。 因此,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夏季或暖水期,监测到水体高锰酸盐指数的风险会增大。这预示着水体有机污染负荷加重,水质恶化风险升高,对水生生态系统健康和饮用水安全保障带来更大挑战。持续关注气候变化对水质参数如高锰酸盐指数的影响,对于水资源管理和污染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连接:http://www.codjiance.com/newss-392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