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亚硝酸盐监测仪长期泡在水里,传感器探头极易被生物膜、泥沙、铁锰沉积甚至油污包裹,导致数据漂移、响应迟钝。本文结合海洋浮标、污水厂、自来水厂等现场经验,总结出“七步除污法”,帮助运维人员在不拆机、不停产的前提下,高效恢复传感器性能。 一、先诊断后动手 维护前先用便携式光度计或比色卡做平行样,确认数据偏差>10 %时再启动除污程序,避免“过度维护”破坏探头表面敏感膜。 二、断流-减压-排空 关闭进水阀,开启泄压阀,排空测量池,使传感器暴露于空气 30 s,降低剪切力,防止污物二次沉积。 三、软刷+低压水冲洗 选用 150 mm 尼龙软毛刷,沿探头轴向单向刷洗 3-5 次;随后用 0.2 MPa 以下洁净水(或原水)切向冲洗 30 s,可去除 80 % 以上松散附着物。 四、化学浸泡去顽垢 生物膜:2 % 次氯酸钠溶液浸泡 5 min; 铁锰垢:5 % 柠檬酸或 10 % 草酸 10 min; 油污:中性洗洁精 1:50 稀释液 5 min; 浸泡时保持探头垂直,液面高于敏感窗 5 mm,结束后立即用纯水冲洗至 pH 中性。 五、配套自动清洗系统 对高浊或高生物活性水体,建议加装 EasyClean 500 旋转喷射护套。每 6 h 自动喷射 3 % HCl + 0.5 % 表面活性剂混合液 20 s,可使维护周期由 7天延长至 30天。 六、校准与验证 除污后先用 1 mg/L NO 标准液做斜率检查,误差<±5 % 即可投入运行;若>5 %,需执行两点校准,并记录零点漂移和斜率变化,作为下次维护周期的依据。 七、日常“微维护” 每周用无尘布蘸75% 酒精擦拭探头外壳;每月检查电缆接头 O 形圈,涂硅脂防渗水;每季度更换试剂、滤膜,避免因耗材失效造成“假污染”。 传感器除污并非越频繁越好,而应“对症下药”。通过“七步法”——诊断、断流、冲洗、化学、自动系统、校准、日常微维护,可让亚硝酸盐在线监测仪在无人值守条件下长期保持 ±3 % 的测量精度,显着降低运维成本与数据风险。
本文连接:http://www.codjiance.com/newss-39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