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重金属分析仪是水质环境测定领域不可或缺的高精度设备。其检测口(通常指进样系统末端的锥口、雾化器、炬管等)是样品进入仪器的“咽喉要道”,一旦发生堵塞,将直接导致信号异常、数据不准,甚至迫使分析工作中断,严重影响实验室运行效率。面对这一常见但棘手的问题,操作人员需保持冷静,遵循一套科学、系统、安全的流程进行诊断与处理。
一、 冷静诊断,精准定位堵塞点 处理堵塞的首要原则是切勿盲目操作。不同位置的堵塞,处理方法截然不同。强行通堵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初步观察与症状判断:仪器通常会给出直接提示,如进样压力急剧升高、蠕动泵泵管剧烈抖动、仪器监测的等离子体火焰不稳定或熄灭、分析信号(如计数)急剧下降或基线噪音剧增。这些是堵塞的典型征兆。 分段排查法:这是最关键的诊断步骤。关闭仪器,小心拆卸进样系统,遵循“从外到内、由简至繁”的原则逐段检查: 第一步:检查采样针与泵管。观察采样针尖是否有可见的纤维或颗粒物堵塞。检查泵管是否完好,有无破裂或老化导致空气进入形成气泡“气堵”。 第二步:检查雾化器。雾化器是最常发生堵塞的部件。断开雾化器与雾室的连接,尝试用洗耳球从出口端反向吹气。若气流不通畅,则基本可确定雾化器毛细管堵塞。 第三步:检查雾室与炬管。若雾化器通畅,则继续检查雾室和炬管中心管是否有盐分结晶或积碳。 二、 分级处理,对症下药除堵塞 根据堵塞点的位置和堵塞物性质,采取针对性的清理方法。 针对雾化器堵塞(最常见):使用仪器配套的专用工具或洗耳球,从雾化器的出口端(较粗的一端)轻轻反向吹气。这是最安全、首选的方法。严禁使用金属丝等硬物直接捅插,否则会永久性刮伤内部毛细管,改变其雾化特性,导致仪器性能严重下降。 超声清洗法:将雾化器整体放入盛有稀酸(如5%-10%的硝酸或盐酸)或去离子水的烧杯中,置于超声波清洗机中清洗5-10分钟。超声波的震荡能有效松动和清除微小颗粒。完成后用大量纯水冲洗并彻底晾干。 酸浸泡法:对于顽固的有机或生物样品残留,可尝试用浓硝酸浸泡数小时(注意:如石英材质可以,某些合金材质则需谨慎),之后用纯水彻底冲洗。 针对炬管与锥口堵塞:可将炬管浸泡在酸缸(如10%硝酸溶液)中过夜,然后用大量纯水冲洗,并用高压氮气或空气吹干。对于中心的积碳,可在酒精灯火焰上轻微灼烧(针对石英炬管),碳层会脱落,但需极其小心,避免炬管变形。 从根本上减少堵塞的发生,才是高效策略 样品前处理是关键:所有液体样品必须经过0.45μm或0.22μm的滤膜过滤,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微小颗粒物。对于高基体(高盐分)样品,应适当稀释或采用在线稀释技术。 规范操作流程:分析完成后,必须用空白溶剂(如5%硝酸)或去离子水充分冲洗整个进样系统至少5-10分钟,确保所有样品残留被清除,防止在系统中干燥结晶。在关机前,应将进样管放入纯水中冲洗并排空。 定期预防性维护:即使未发生堵塞,也应定期(如每周或每半月)对雾化器、雾室、炬管等进行拆卸和清洗,防止污染物累积。定期更换老化、破损的泵管。 设置监控参数:利用仪器软件实时监控进样压力、等离子体状态等参数,一旦发现压力有缓慢升高的趋势,立即暂停检查,将堵塞扼杀在萌芽状态。 记住,当不确定如何处理时,第一时间查阅仪器手册或联系厂商技术支持,永远是明智的选择。
本文连接:http://www.codjiance.com/newss-40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