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物自动监测仪是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核心部件——光学传感器(通常采用激光或红外散射原理)的洁净度直接决定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传感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其光学窗口极易被水中的藻类、微生物、油脂、淤泥等污染物附着,形成污垢,导致测量值出现严重偏差(通常表现为读数持续偏高或异常稳定)。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感器除污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系统介绍几种常用的除污方法与操作要点。 一、 主要除污方法 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可选择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组合进行清洗。 1、机械清洗法 这是最基础、最常用的物理清洗方法,适用于附着不紧密的软性污垢(如淤泥、藻类)。 操作步骤:断电后,将传感器从水中取出。用柔软的无绒布、海绵或软毛刷蘸取少量清水或温和的洗涤剂溶液,轻轻擦拭光学窗口表面。避免使用硬物(如刀片、钢丝球)刮擦,以免在窗口上留下永久性划痕,破坏光学精度。 优点:简单、快捷、成本低。 缺点:对于硬质水垢或顽固生物膜效果有限,且需要人工干预。 2、化学清洗法 针对油脂、生物粘泥、矿物水垢等顽固污染物,需借助化学清洗剂。 清洗剂选择: 温和清洗剂:低浓度的中性或弱碱性清洗剂(如稀释的洗洁精溶液)可用于清除一般油污和有机物。 酸性清洗剂:稀盐酸或柠檬酸溶液(通常浓度为5%左右)能有效溶解碳酸钙等矿物水垢。使用后必须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避免酸液腐蚀传感器部件。 专用清洗剂:许多仪器厂商会提供配套的专用清洗液,其配方针对传感器材质和常见污染物设计,安全性和有效性最高,是首选方案。 操作步骤:将传感器浸泡在清洗液中片刻,或用蘸有清洗液的软布轻轻擦拭,之后必须用超纯水或清水彻底冲洗,确保无任何化学残留。 3、超声波清洗法 对于有精细结构或极其顽固的污垢,可采用超声波清洗。 操作步骤:将传感器的光学窗口部分浸入盛有清水或温和清洗剂的超声波清洗槽中,通过超声波产生的高频振动波使污垢层脱落。 优点:清洗彻底、无接触、无损伤。 缺点:需要专用设备,且必须确认传感器的防水等级和材质能否承受超声波,操作前务必查阅仪器手册或咨询厂家。 4、 自动清洗系统 为减少人工维护,现代高端悬浮物监测仪常集成自动清洗功能。 刮刷式:传感器自带一个由电机驱动的刮片或刷子,按预设周期自动旋转,刮除光学窗口上的污物。 超声波式:传感器内部集成超声波振子,定期启动,利用空化效应震碎并清除附着的污垢。 优点:可实现无人值守、定期自动清洁,极大保证了数据连续性和准确性。 维护要点:需定期检查自动刮刷片的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 对悬浮物自动监测仪传感器进行定期、科学的除污保养,是保障水质数据“真、准、全”的生命线。结合污染物类型,灵活运用机械、化学及自动清洗方法,并严格遵守安全规范,能有效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确保监测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为水环境保护决策提供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撑。
本文连接:http://www.codjiance.com/newss-40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