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实验室水质检测设备进水后的第一反应必须是立即断电。这不是普通的关机,而是要直接拔掉电源线,取下备用电池,彻底切断所有电力供应。每延迟一秒钟,短路风险就呈指数级增长。曾经有实验室在设备进水后尝试正常关机程序,就在这几十秒的时间里,主板上的关键芯片就被烧毁了,维修费用高达数万元。 一旦实验室六价铬检测仪设备内部进水,断电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需要拆下所有可拆卸部件:样品管、传感器护套、外部接口保护盖。将机身倾斜适当角度,让可见水分自然流出。然后用超细纤维布轻轻蘸干表面水渍,切记不要来回擦拭,避免水分渗入更细微的缝隙。这个步骤要求耐心,每个接口、每个凹陷都要照顾到。 内部处理 打开设备外壳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如果实验室不具备这个条件,切勿强行拆卸,应立即联系售后工程师。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打开外壳后,要使用无水乙醇配合软毛刷轻轻刷洗电路板上的水渍。无水乙醇挥发性强,能带走水分且不留痕迹。 特别要注意光学部件,比如比色池和光源窗口,这些部位沾水后即使晾干也会留下水垢,严重影响检测精度。清洁这些部件需要用到专门的镜头纸和气吹,动作要极其轻柔。 所有拆下的螺丝要分类存放,内部连接线要做好标记,确保回装时准确无误。这个过程就像外科手术,每个动作都关系着设备的“生命”。 彻底干燥 清洁后的干燥过程往往被低估。自然晾干至少需要72小时,在通风良好、温度恒定的环境中进行。有些实验室会使用防静电鼓风机辅助干燥,但要严格控制温度不得超过40摄氏度,且保持适当距离。 更专业的方法是在设备周围放置硅胶干燥剂,形成局部低湿度环境。这个过程急不得,曾有实验室晾了48小时就开机,结果内部隐藏的水汽导致电路板腐蚀,设备最终还是报废了。 全面检测 彻底干燥后,不要立即进行实际样品检测。先连接标准溶液,进行空白校准和标准曲线验证。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观察仪器的响应值、精密度和准确度是否与进水前一致。 同时要测试所有功能模块:自动进样器是否流畅、温度控制系统是否精确、数据存储是否正常。任何一个细微的异常都可能是进水后遗症的征兆。 防患未然,制度保障 进水事件处理后,更重要的是建立预防机制。在实验室布局时,仪器设备要远离水源放置;每天下班前要检查门窗和水路;在仪器周围设置防水挡板;准备专门的仪器防尘防潮罩。 最重要的是建立应急预案,让每个操作人员都清楚进水后的处理流程。定期组织演练,就像消防演练一样,确保在真正遇到问题时能够沉着应对。
本文连接:http://www.codjiance.com/newss-40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