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橡胶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若不经妥善处理直接排放,将对水环境造成严重且持久的危害。因此,对橡胶行业污水进行系统、科学的水质监测,是确保达标排放、履行环保责任的核心环节。这些需要检测的水质参数,如同一把把“尺子”,精准衡量着污水的污染程度,主要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毒性三大类。 一、核心物理与化学综合性指标 这类指标是评估污水整体污染负荷的基础,能直观反映水体的表观状况和有机污染程度。 化学需氧量(COD):橡胶生产中的乳胶、助剂、溶剂等含有大量有机物,COD值直接反映了水中可被化学氧化剂氧化的有机物总量。高COD污水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导致水生生物窒息死亡,破坏生态平衡。 生化需氧量(BOD₅):橡胶废水往往BOD/COD比值较低,意味着含有大量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这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 悬浮物(SS):废水中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如胶粒、炭黑、填料(如碳酸钙、白炭黑)等。高浓度的SS不仅造成水体浑浊,影响透光性,还会淤塞河床,并在底层形成厌氧环境,加剧污染。 pH值:橡胶工艺中使用的硫酸(凝固剂)、氨水(保存剂)及各种酸碱助剂,使得废水pH值波动极大。过酸或过碱的污水会腐蚀管道设备,并对水生生物产生直接毒害,必须中和至接近中性(通常为6-9)方可排放。 色度与浊度:炭黑和各种着色剂的使用,使橡胶废水常呈深黑色或其它颜色。高色度和浊度严重影响水体的感官性状,即使其他指标合格,也会造成视觉污染。 二、特征污染物指标 橡胶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污水中含有一些特征污染物,这些是环境监测和风险控制的重点。 硫化物:硫化是橡胶加工的关键工序,过程中使用的含硫促进剂可能导致废水中存在硫化物。硫化物在酸性条件下会生成剧毒的硫化氢气体,对微生物和鱼类有强烈毒性,同时也会腐蚀设备。 锌(Zn):氧化锌是橡胶硫化最常用的活化剂,大量存在于生产废水中。锌是水生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则会产生毒性,抑制微生物生长,影响污水处理系统效率,并在环境中富集。 氨氮(NH₃-N):天然胶乳保鲜使用的氨水以及某些含氮助剂是废水中氨氮的主要来源。氨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元凶之一,其非离子形式(NH₃)对鱼类有剧毒。 总氮(TN)与总磷(TP):除了氨氮,废水中可能还存在其他形式的氮和磷(来自某些助剂)。它们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限制性因素,引发藻类疯狂繁殖,造成“水华”或“赤潮”。 石油类物质:合成橡胶的生产以石油为原料,部分工艺和设备清洗可能带来石油类污染物。这类物质会在水面形成油膜,阻碍氧气交换,危害水生生物。 综上所述,对橡胶行业污水排放的监测是一个多维度、系统性的工程。企业不仅需要在末端安装水质多参数在线监测设备(如pH、COD、氨氮在线仪),更需建立规范的实验室分析体系,定期进行全面检测。
本文连接:http://www.codjiance.com/newss-41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