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水质溶解氧分析仪检测原理说明
时间:2025-02-20 10:46:40   访客:387

溶解氧(DO)是衡量水体生态健康的关键指标,台式水质溶解氧分析仪通过电化学或光学传感技术实现精准检测。以下从核心原理、仪器结构和检测流程三方面展开说明。

一、核心检测原理

电化学法(膜电极法)

原电池型电极:银阳极与铅/金阴极构成回路,氧气透过选择性薄膜扩散至阴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产生与氧浓度成比例的电流信号。

极谱型电极:外加极化电压驱动氧分子在贵金属阴极还原,通过测量扩散电流计算溶解氧含量,灵敏度更高。

光学法(荧光猝灭法)

荧光物质受蓝光激发发出红光,溶解氧与荧光分子碰撞导致荧光强度/寿命降低。

根据斯特恩-沃尔默方程,通过检测荧光信号变化直接换算氧浓度,无需电解液,维护简单。

二、仪器核心组件

传感模块:

电化学型:氧膜、电极、电解液(如KCl)。

光学型:荧光敏感膜、LED光源、光电探测器。

信号处理系统:将电流/光信号放大并转换为数字浓度值。

温补单元:内置温度传感器,自动修正温度对氧溶解度的影响(如25℃饱和溶解氧≈8.2 mg/L)。

数据输出界面:LCD显示屏、USB/蓝牙数据传输接口。

三、标准化检测流程

校准步骤

零点校准:通入无氧水(NaSO溶液)。

斜率校准:使用空气饱和水或标准氧溶液(如Winkler法标定液)。

样品测试

电化学法需保持探头膜完整、电解液充足,搅拌消除边界层影响。

光学法需避免强光直射探头,定期清洁光学窗口。

结果输出

直接显示mg/L或饱和度%,支持数据存储/导出。

四、典型应用场景

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溶解氧实时监控(目标值通常为2-4 mg/L);

水产养殖水体溶氧预警(鱼类存活需>5 mg/L);

实验室研究水体自净能力或微生物耗氧速率。


返回

© Copyright 2023 迈德施科技 版权所有

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