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中,浊度分析仪作为感知水体浑浊程度的“眼睛”,其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然而,部署于野外的分析仪常常暴露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尤其是雷击风险,轻则导致设备损坏、数据中断,重则引发整个监测系统瘫痪。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全面的防雷击措施,是保障水质浊度在线分析仪长期可靠运行的生命线。 第一道防线:直击雷防护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防护措施。若分析仪安装在场站内或独立小屋旁,应确保其处于已有避雷针(接闪杆)的有效保护范围(“滚球半径”)之内。避雷针通过引下线将直击雷电流迅速导入大地,使设备免遭直接轰击。 独立安装点的策略: 对于完全独立安装在河岸、湖边的分析仪,若条件允许,应考虑在其附近(至少3-5米外)设立一根独立的避雷针。严禁将避雷针直接安装在分析仪小屋顶部,否则反而会增加雷击风险并引起强烈的感应效应。 接地是关键: 避雷针的接地电阻必须符合国家防雷规范(通常要求≤10Ω),确保雷电流能快速泄放入地。 第二道防线:电源系统防雷 电源线路是雷电侵入的主要途径,必须实施多级浪涌保护(SPD)。 第一级(粗保): 在监测站的总配电箱处安装一级浪涌保护器(通常为开关型),用于泄放巨大的雷电流,将过电压限制到较低水平。 第二级(中保): 在分析仪机柜或专用电源箱的入口处,安装第二级浪涌保护器(限压型),进一步吸收残压和浪涌能量。 第三级(精保): 在分析仪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前,安装第三级精细保护的防雷插座或模块式SPD,为设备提供最后的保护,将过电压箝位到设备可安全承受的水平。 三级SPD应实现能量配合和级间协调,才能逐级削弱雷电流,达到最佳保护效果。 第三道防线:信号线路防雷 浊度分析仪的传感器通过信号电缆(如4-20mA、RS485等)与主机或数据采集仪相连,这些长距离电缆极易感应雷电压。必须在所有进出分析仪机柜的信号线路上安装专用的信号浪涌保护器。选择SPD时,其接口形式、工作电压、传输速率等必须与信号制式匹配,否则会影响正常通信。 信号线应尽量采用屏蔽电缆,并将屏蔽层在机柜端可靠接地。 第四道防线:等电位连接与接地系统 这是所有防雷措施的基石,目的是在雷击发生时,避免设备之间因电位差而“打火”放电。 共用接地: 分析仪机柜、电源SPD的接地、信号SPD的接地、避雷针的接地体应最终连接到一个统一的接地网上,实现等电位连接。严禁各系统独立接地,否则地电位差会击穿设备。 机柜内部: 所有SPD的接地线应短而粗,并连接到机柜的接地汇流排上。 其他辅助措施与日常维护 布线规范: 电源线、信号线应穿金属管或走金属线槽埋地敷设,金属管槽两端接地,此举能有效屏蔽电磁干扰。 定期检查: 每年雷雨季节前,应对整个防雷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检查SPD状态指示是否正常、接地连接是否牢固、测量接地电阻值是否达标。失效的SPD必须及时更换。 断电预案: 在预报有强烈雷暴天气时,若条件允许,可远程或现场切断分析仪电源,并拔除所有信号线路(虽不现实,但是最安全的方法),作为一种额外的预防手段。
本文连接:http://www.codjiance.com/newss-4023.html
|